京东撕开外卖暗战:饮品业如何破局?头条

一封公开信掀开外卖生态“遮羞布”。
2025年4月21日,京东一封《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》引爆舆论。信中直指竞争对手通过“算法隐形惩罚”强制骑手“二选一”,导致骑手收入锐减16%-25%,并痛斥行业长期存在的压榨骑手、纵容幽灵外卖、漠视食安等问题。
京东以“收入兜底+超时免单”的雷霆手段反击,背后是外卖平台垄断与反垄断的博弈升级。饮品行业高度依赖外卖渠道,这场暗战将如何影响连锁品牌?平台规则巨变下,从业者该如何应对?
01、平台垄断与饮品业的“隐形枷锁”
外卖平台的高抽佣与流量霸权,正在挤压饮品品牌的利润空间。京东的“0佣金”策略能否重构行业规则?
1、抽佣之痛:美团财报显示,2024年外卖业务净利润率仅3.2%,但其对商家的平均抽佣率仍高达18%-25%,部分饮品品牌的外卖利润率被压缩至5%以下。京东以“全年免佣”切入市场,或倒逼平台降低抽成。
2、流量绑架:算法推荐机制下,头部品牌占据80%曝光资源,中小饮品店陷入“付费推广-利润流失”的死循环。京东若打破流量垄断,或为区域品牌创造新机会。
3、食安风险:京东揭露的“幽灵外卖”毛利率超40%,但食安抽检不合格率达普通商户4.6倍。饮品行业需警惕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。
饮品报认为平台垄断已从骑手压榨延伸至商家剥削,京东的入局或加速行业洗牌,但需警惕补贴战后的“二次收割”。
02、运力争夺战:饮品配送的“生死时速”
骑手运力决定外卖时效,京东“10万全职骑手+双职工计划”能否破解饮品冷饮配送难题?
1、运力缺口:京东当前骑手日均接单量仅为美团的60%,运力不足导致冷饮融化、奶盖塌陷等客诉频发。若京东兑现“本周解决送餐速度”承诺,或改写现制茶饮的配送标准。
2、成本博弈:美团单均人力成本压缩37%,但骑手事故率是快递员3.2倍。京东为骑手缴纳全额五险一金,订单成本或增1.8元,饮品品牌需评估“速度溢价”与成本压力。
3、家庭劳动力挖掘:京东“双职工计划”将骑手配偶纳入物流体系,试图以家庭单位绑定运力。此举可能缓解高峰时段运力紧张,但亦存在伦理争议。
有粉丝表示,“看到优先为对象安排工作,我要哭了,京东是有担当的企业!”——反映基层劳动者对稳定就业的渴求。
03、消费者体验重构:从“准时率”到“信任感”
超时免单是营销噱头还是体验革命?饮品品牌如何借势平台博弈重塑用户心智?
1、准时率陷阱:研究显示,外卖准时率每提升1%,骑手交通违法概率增0.7%。京东“超时20分钟免单”若叠加安全配送,或建立差异化口碑。
2、品质突围:京东“品质堂食商家”策略吸引头部饮品品牌入驻,与美团“万店共存”形成对比。瑞幸、霸王茶姬等已试水京东,订单转化率提升30%。
3、用户忠诚度:粉丝点评“京东外卖品质更好”反映消费升级趋势,小众精品咖啡、鲜果茶品牌或受益于京东的“品质标签”。
饮品报认为低价竞争时代终结,未来外卖将是“品质+时效+安全”的三角博弈,品牌需重新评估平台调性与用户匹配度。
饮Sir说
京东掀起的这场外卖混战,表面是骑手争夺,实则是生态规则的重构。对饮品行业而言,三大启示不容忽视:
其一,警惕平台“二选一”的连锁效应。若巨头强制商家站队,区域品牌可能面临“选平台or保利润”的生死抉择。
其二,供应链韧性大于流量红利。京东的物流基因能否支撑“30分钟冷饮不化”?品牌需关注冷链合作与包装创新,而非盲目追逐新平台。
其三,食安是终极护城河。幽灵外卖暴利背后是监管漏洞,品牌应主动公开供应链,借京东“品质联盟”强化消费者信任。
未来,外卖战场不会只有美饿京三分天下,但唯有真正平衡骑手权益、商家利润与用户体验的平台,才能成为饮品业的长期伙伴。
免责声明:1.饮品报遵循行业规范,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饮品报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来源:饮品报www.yinpinbao.cn"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饮品报或将追究责任;3.投稿请加小编微信yesreal或QQ1592055865。4.饮品报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,仅供用户免费查阅,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、即时性和有效性,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、延误、不准确、错误和遗漏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处理,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扫码关注饮品报微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