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幸破万店,开启中国咖啡“万店俱乐部”|咖啡热评头条

饮品报/饮品报 / 2023-06-06
瑞幸提前实现万店规模。
饮品报

瑞幸提前(终于)实现万店规模。

就在6月5日,瑞幸的第10000家门店在福建厦门开出,标示着瑞幸的门店总规模正式破万店,也意味着中国咖啡市场“万店俱乐部”的大门正式打开。

 

▲图源:瑞幸咖啡官方微博

01 逆袭的瑞幸,和势在必得的超级规模

 

万店规模,瑞幸势在必得。此前,瑞幸董事长兼CEO郭谨一在业绩会议上就曾透露,瑞幸咖啡的门店总量将在2023年上半年突破一万家。

对于第10000家店,瑞幸赋予了其特殊意义。

首无,该店成为瑞幸的“门面担当”。超600平的超级空间,有望成为厦门的新打卡地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店一改往日轻盈的蓝白色调,转而走厚重的工业风路线。走进店内,橘色的灯光照射在实木色调桌椅上,和以往瑞幸的冷色调大相径庭。

 

▲图源:瑞幸咖啡官方微博

其次,它还是瑞幸的“文化担当”。与厚重的空间设计一脉相承,瑞幸将其打造成了一个小型的“品牌文化展馆”。跟随门店的陈列和墙面展示可以找到瑞幸的发展轨迹。其中,瑞幸各省市门店数量分布墙、咖啡豆原产国家展示,以及“小蓝杯”创意墙等格外引人注目。

第三,它还将成为瑞幸的“创新担当”。在这样一个超级空间里,瑞幸希望做更多的尝试。小红书中关于该店的笔记显示,这家门店在瑞幸原有咖啡饮品的基础上,增加了新的咖啡品类和餐食板块。“+咖啡品类+餐食”,在实现万店规模的节点上,瑞幸尝试探索全新的咖啡业态

 

▲图源:瑞幸咖啡官方微博

与此同时, 瑞幸还做出两个重要决定,一是全面开启“万店同庆”活动,让消费者“每周都有9.9元高品质咖啡”;二是提出全新的品牌主张——“幸运在握”,瑞幸方面解释称:“幸运不仅仅是运气,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把握幸运”。

 

从门店设计到文化表达,从同期活动到全新品牌主张,瑞幸的第10000家门店显然是“蓄谋已久”。瑞幸将它打造成了品牌迈向全新阶段的见证,也将它塑造成了重大营销节点,毋庸置疑,第10000家店的精彩亮相,为瑞幸的“魔幻”发展历程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从极速上市到造假事件,从逆袭扭亏为盈再到实现万店规模,这个创立于2018年的品牌,用跌宕起伏的5年创造了一个有实力和星巴克抢生意的“传奇”。

02 提速的品牌,和全面起飞的咖啡市场

瑞幸的第10000家门店,比预期中更早到来。这背后,是瑞幸两个月新开649家门店的速度

在瑞幸此前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中,瑞幸该季度新增门店1137家,门店总数达到9351家。这意味着,从4月到6月5日的大概两个月时间里,瑞幸咖啡新增门店649家。伴随着瑞幸的加速拓张和下沉战略,瑞幸在过去的一年里几乎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。

河南的一个县城,在今年开春迎来两店同开。“首店效应”让这个县城的年轻人不惜排队两小时“狂炫”生椰拿铁。

 

▲图源:瑞幸咖啡官方微博

和拓张同步,瑞幸的营收也一路看涨。其财报显示,截至2023年3月31日,瑞幸咖啡第一季度总净收入为44.367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84.5%;美国会主准则(GAAP)下营业利润为6.784亿元人民币,营业利润率为15.3%。

瑞幸的底气,就藏在这持续增长的营收数据中。在国人看来,近几年来,“现象级”品牌瑞幸的到来刺激了咖啡行业的“现象级”发展,另一种视角,亦是“潜力股”中国咖啡市场迎来了“新势力”瑞幸咖啡。

近些年来,星巴克一直将中国视为重要战略市场。在星巴克在2022年发布的2025中国市场战略愿景中,称星巴克将重磅加码中国市场,推出全新增长计划。至2025年,星巴克中国市场总门店数量将达到9000家,同时实现净收入翻倍,营业利润为当前四倍的增长目标。

而位在此之前,星巴克已经重仓中国市场多年,其将中国市场定位于美国市场之外最重要的海外市场。就在日前,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纳思瀚首次访问中国市场,并强调中国将成为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市场

显然,星巴克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,这背后,亦是中国咖啡市场表现出的巨大潜力。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,中国咖啡市场在2013至2018年期间高速发展,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9.54%,并预计以25.99%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。

 

天眼查数据显示,成立1年内且存续、在业的咖啡相关企业达到46432家。

中国咖啡市场,正在疯狂增长。那么,瑞幸的提速拓张,星巴克的“2025计划”,都可以看作是抢滩中国咖啡市场高增长红利的战略举措。星巴克、瑞幸两大头部品牌之外,Manner、Times、挪瓦、幸运咖等品牌亦在“不约而同”地提速,一边开疆拓土,一边加速创新。

在这种背景下,中国咖啡市场迈进“大混战”时代

星巴克和瑞幸作为绝对头部,在创新风向上打得火热。星巴克讲第三空间,瑞幸推“无限场景”;星巴克主张高品质咖啡,瑞幸祭出“9.9元”高品质咖啡……星巴克在其浓郁咖啡文化的基础保持创新节奏,瑞幸则以新人的理解带来咖啡的全新视角,两者引领不同的创新风向,却又在同一赛道上为抢用户、抢地盘打得火热。头部品牌在竞争维度的热闹开唱,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咖啡市场的升级和迭代。

下沉市场上,迎来越来越多的品牌“同台”竞技。星巴克在下沉、瑞幸的在下沉,与此同时,咖啡市场还诞生了一大批为下沉市场而生的品牌,比如幸运咖、挪瓦等品牌,它们的主攻方向便是县域市场和二、三、四线市场。掘金的路上,不同定位的品牌对下沉市场展现拥有相同的野心

一线城市中,Manner、Times等精品咖啡品牌稳扎稳打。它们看似规模不大,但在已经跑通门店模型的前提下,这些精品咖啡品牌格外受资本关注,且在产品口碑上更胜一筹。窄门餐眼数据显示,Manner目前拥有734家门店,在2020年至2021年间先后进行了4轮融资,融资金额达到数亿元。在大众点评、小红书等平台上,这些精品咖啡保持着较高的“好评率”。

 

▲数据来源:窄门餐眼

头部品牌下探市场,下沉市场疯狂崛起,精品咖啡稳健前行,多方力量的作用之下,中国咖啡市场形成新的格局。在饮Sir看来,新格局覆盖不同层级的消费市场,迎合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诉求,让咖啡在中国市场真正迎来“广谱化”、“国民化”的新时代。

03万店俱乐部和咖啡新故事

 

事实证明,中国咖啡市场,终于迎来了“瑞幸”,但不止于“瑞幸”;依赖于瑞幸,中国咖啡市场讲出了受人瞩目的新故事,同时中国咖啡的新故事,正迎来更多品牌的参与。

在瑞幸的新故事中,“无限场景”让瑞幸通过外卖打破了空间限制,取得了不俗的战绩。它不仅挑战了星巴克的“第三空间”,更是“颠覆”了人们对咖啡的传统消费认知。

被称为“爆款制造机”的瑞幸,以丝绒拿铁、生椰拿铁为代表的“茶咖”产品,让咖啡在中国不再局限于“苦旅”。

“9.9元咖啡”更是开启了“高品质咖啡”的“下沉”之路。在第10000家店开业仪式上,郭谨一再次强调,瑞幸将通过全产业链的品质把控,引领中国咖啡品质升级,表示瑞幸咖啡通过1万家门店打磨严苛的品控系统,保证品质如一。

事实证明,从“新场景”到“新产品”,再到“新品质表达”,中国咖啡可以讲出契合国人“阅读喜好”的新故事。当咖啡不再只聚焦于它的“时尚”调性,而是回归到了饮品功能本身,这些新故事,激活了咖啡在中国市场的多元发展之路。

所以,中国消费者欣喜地看到,星巴克中国无论是在空间设计还是在产品创新上,都在积极推动本土化动作;中国的咖啡市场上既保留有咖啡“轻奢”调性的精品咖啡,又迎来了满足平民消费的“9.9元咖啡”;中国消费者的咖啡消费,从“第三空间”延伸到了“随时随地”……按照这种节奏,中国咖啡市场还将讲出更多新故事。而新故事能否带来新惊喜,依然值得期待。

04 饮Sir说

瑞幸成为餐饮业继蜜雪冰城、华莱士、绝味鸭脖、正新鸡排后的第五个万店品牌,这对于中国咖啡市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

首先,万店规模充分验证了咖啡在中国市场的想象空间,特别是在连锁化方面,瑞幸为其他品牌“打了个样”;其次,万店规模让瑞幸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提升,无论是瑞幸的高性价比主张还是瑞幸的推新方向,将一边向其他品牌“施压”,一边引领行业风向。


免责声明:1.饮品报遵循行业规范,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饮品报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来源:饮品报www.yinpinbao.cn"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饮品报或将追究责任;3.投稿请加小编微信yesreal或QQ1592055865。4.饮品报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,仅供用户免费查阅,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、即时性和有效性,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、延误、不准确、错误和遗漏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处理,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
扫码关注饮品报微信号


媒体官方合作